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银川一中与银川九中于9月18日开展生物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与观课评课等形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方式的优化路径。
来自银川九中的王甜甜老师和银川一中的金雨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同呈现了人教版(2019)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三《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这一精彩课例,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盛宴。


活动伊始,银川九中的王甜甜老师以贴近生活的实例——糖尿病的治疗导入,凭借温柔磁性的言语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学中,王老师灵活运用各类教具,巧妙设置问题,深入浅出地阐释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相关概念和实际运用。通过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助力学生理解基因工程前置操作的问题。课程末尾,呼应开始的糖尿病治疗问题,成功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的转变。


银川一中金雨老师则巧妙创设情境,针对学生对重组人胰岛素在大肠杆菌中生成认知不足的状况,精心设计课堂环节,不断铺垫,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有了直观、感性的认知。整堂课运用思维建模方式,严格遵循“现象观察 - 问题提出 - 模型建构 - 实践验证”的教学逻辑,引领学生逐步提炼基因工程基本操作工具的关键要素,完成从具体案例到抽象模型再到实践操作的思维跃迁,充分彰显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课后,两校的资深教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展示进行深度剖析。他们高度肯定二位教师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强调,本节课两位老师都能运用思维型教学的原理授课,从动机激发,到产生认知冲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建构,充分总结归纳,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应用迁移。此外,还指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创造力,教学过程中强化生生互动、教师引领,重视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此次联合教研,授课教师以课为媒,以研为桥,汇聚智慧,共谋发展。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所有老师获益匪浅,更为后续课堂教学策略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更希望借助这个开端,为推动今后两校教学教研工作向更深处、更实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