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集团首页 >> 校园动态
方寸校园蕴星海 咫尺书窗见星河 | 宁夏银川一中地理学科特色教研活动纪实

2025年9月7日至9日,宁夏银川一中地理教研组以“观天象·探地理—校内观天,咫尺星河”为主题,成功举办实践教研活动。活动聚焦地理核心素养落地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通过组织月食全程观测、日晷光影变化分析等实践环节,将地球运动与日月食理论转化为直观体验。教师们在深度参与中精准突破教学难点,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并全面锤炼了研学指导与资源开发能力,为地理教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周日夜观月食:以宇宙奇观为课堂“活教材”

月食是“地球运动”章节的生动案例。教研组提前一周筹备:查天文数据定观测时段、备天文望远镜等设备、划观测区域,并组织教师回顾月食成因与教学应用思路。

周日晚23时,教师们分工调试设备。0时27分月食初亏启动,月球东侧边缘渐现阴影,教师们展开观测,同步用相机记录阴影扩张过程。1时30分食既,月球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教师们聚焦观测月面颜色变化,细致记录不同阶段的光影特征,部分教师还拍摄延时视频,留存动态观测素材。2时观测活动收尾。整场活动以沉浸式观察为主,教师们通过亲身见证,积累了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影像与数据素材,为后续讲解“地球公转与月食形成”奠定基础。

二、周二日晷探究:从古人智慧中挖教学新视角

为挖掘古代天文历法中的地理教学资源,教研组在校园日晷旁开展主题教研。由魏鹏老师介绍日晷构成与原理:晷盘刻十二时辰,相邻刻度夹角15度对应地球自转1小时;晷针垂直晷盘指北极星,模拟地轴指向。教师们观察了日晷针影在不同时刻的方向与长度变化,分析了太阳视运动与地方时、季节的关系,探究了日晷出现误差的原因。通过实地操作,大家不仅掌握了日晷的使用方法,更深入理解了地方时、区时、经度差等概念,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

本次教研活动紧紧围绕“以实践促教学”理念,深度融合自然观察与人文思考,有效推动地理知识的情境化与具象化。通过亲历观测与研讨,教师们不仅拓展了教学视野,更探索出一系列破解“抽象知识具象化”难题的有效路径。后续,教研组将继续立足银川本土地理特色,持续开发多层次实践教研活动,积极推动地理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生成”转型,以研促教、以教启思,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科育人目标注入持续动力。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