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集团首页 >> 校园动态
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承办银川市普通高中“三新”改革视域下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展示暨培训活动




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2024年9月26日下午,由来自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宁夏银川一中、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银川市第二中学、银川市实验中学、银川市第六中学、北师大银川学校中学部、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的9个学科共27名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及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展示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新课堂样态。

语文分会场,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马月老师和银川市实验中学闫荣老师同台竞技,首先为我们带来了《老人与海》的同课异构课堂,两位老师各具风采的展示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学习课例。随后,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吴书霞老师分享了题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微型讲座,从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和实际案例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三新”改革视域下高中语文学科对深度学习的研究和领悟。讲座过后,两位做课教师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和自评,然后,三沙源上游学校张习芳老师对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做了中肯的评价。张老师从阅读教学的思考出发,提出了阅读的起点与终点问题,并且从《老人与海》独特的叙事艺术角度为我们分析了教学内容的选择等问题,引人思考,令人受益。而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韩笑老师从教材选编开始,启发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跨越国界,领悟艺术之美,随后以这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为契机,告诉我们教师要做学生的伙伴和引领者,把课堂打造成具有生长力的课堂,进而谈到深度学习在课堂中的切实体现等问题,并给我们提供了具有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三条建议。


     

数学会场,首先由银川一中的马慧老师和第三十一中学的马郁欣老师进行了选择性必修一《2.1.1倾斜角与斜率》的同课异构展示,两位老师的课以问题串形式的教学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共同研究,过渡自然,重视知识的形成推导过程。

其次,赵冬奎老师以《精研新教材迎战新高考》为主题,指出了新教材内容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教师的从教习惯,优化了知识点描述的过程,对例题和习题的配备更加合理,突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一宗旨。赵老师通过对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对如何迎战新高考提出了以下建议:回归教材,可结合课后阅读材料,出相关情景类、文化类考题:拓展教材,课本习题,一题多变,改编创新。注重基础方法的使用,也要尝试变做法,适当补充结论,有拔高题。加强阅读、推理、运算能力的考查。

最后,由董建德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做出点评,两节课都是在老师的问题驱动下组织教学,学生总是带着问题在探索中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两位授课教师都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都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都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播(介绍了解析几何的创立者——笛卡尔与费马的生平事迹)。

  英语会场,高满满和马雨欣老师以外研版必修三Unit6 Developing Ideas---Stars after the Storm一课进行“同课异构”,课程紧扣课标,依托教材,指向高考,凸显出“三新”改革视域下深度学习英语课堂的特色。米占东老师讲座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为主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改革、课程改革、高考改革的相关文件,条理鲜明地解读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讲座依据英语活动观,系统地阐述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主题意义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莅临参会专家曹天祥和冯咏春老师也做了点评。冯老师基于结构化教学体系对授课教师的“导、思、议、展、评”等环节进行评价和补充;曹天祥老师以学科育人的高站位对本次“三新”课堂展示活动做了指导和总结,强调英语教师应该依托新教材,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新高考方向,深研新教材高考试题,关注情境的创新应用,做合格的“英语人”。

物理会场,首先我校易杰老师开展了以《“三新”背景下我区2025年高考物理命题思路展望-基于全国第四批新高考首届物理试卷分析》为题的讲座,详细分析了全国第四批新高考物理试卷的结构、内容分布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剖析了新高考的命题的最新变化以及趋势,同时对我区2025年新高考命题思路进行了展望。讲座结束后,金苗苗和庞婷老师对自己的讲课《导体的电阻》进行了自我评价,之后六中黄学军老师和九中马亚鹏老师进行了点评,活动最后由三沙源杨永喜老师和银川市教研员喻美琴老师进行主评。

化学会场,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王芳通老师和宁夏银川一中马峰老师共同带来的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设计本节课,王芳通老师重视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小实验出发去感受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展示课结束后,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陈兴玲老师带来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陈兴玲老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入手,多层次多角度分享了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渗透深度学习思想。

活动最后由来自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长于瑶老师为展示课的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化学教研员尉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围绕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生物会场,首先由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王莹老师和银川市第六中学李荣黠老师对《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王莹老师通过自制膀胱排尿教具,形象生动的突破了知识点理解的难题,从本质上解决了表象知识难以理解的难题。李荣黠老师通过有趣的摸高游戏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又用排尿和测谎等活动,让课堂不断的出现高潮,整节课有节奏的高效进行。两位老师给我们从不同面展示了别样的教学方法。

两位老师自评中谦虚的表示备课有些仓促,有部分内容没有时间展示,有机会会更加严谨备课,给大家展示汇报。接着张俊萍老师从精品课的评价要求入手,结合两位做课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深入浅出的讲了备好一堂课应该从其核心聚焦点入手,准确把握好重难点。活动内容的设计应该要服务于目标能否达成,活动形式不可过于单调,应该结合活动内容,调整形式,达到课堂有起伏跌宕,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鼓励年轻老师要勇敢的走出去,积极参加活动,锻炼自己!

 最后,由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徐宏晓老师做了题为《核心素养目标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情境化教学 》的专题汇报。徐老师着重从为何要推动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特征、深度学习下教师的价值及深度学习下情境教学课例分享几方面做了汇报。

政治会场,在深度学习理念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了三新背景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深化和建构中,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来自北师大银川学校中学部的田华老师和银川市三十一中的马虎成老师,都采用了议题式教学方法,创设真实情境,设置议学任务,学生在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进行活动与体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理解、运用和建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两位老师都选取的是学生身边的可见、可闻、可感的真实素材,在情境体验中促成学生知识的生成和深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来自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的刘晔校长带来精彩的讲座——《课改过程中学科本质的确信和坚守》,强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把握学科本质,构建学科底层逻辑,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思想和学生心理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深度参与中实现知识的深度建构,从而走向深度学习。

历史会场,由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的龙雪老师和宁大附中的张盼盼老师进行了选择性必修一的《法律与教化》的同课异构展示,两位老师都引用法律案例,引导学生从儒家、道家、法家的不同角度去析案判案,理解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治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能力。随后由李正玲老师进行了以《问道学历案: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的专题汇报,李老师首先对深度学习和学历案的学理探索进行了概述,其次结合本校实际从学历案的编写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由杨兆贵老师和哈斌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杨老师就两位老师授课中的闪光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授课中的一些现象谈了谈自己的思考,鞭辟入里。哈老师将授课与讲座内容相结合,点出了学历案在深度教学中的作用,并从中国当代法治的原则和精神的高度,穷究其理,在两堂课中知识点的细化处理上给出指导性的意见,提出了深度学习在历史学科中的实际意义。

地理分会场,首先由宁夏银川一中魏鹏老师和银川市实验中学华开平老师同台竞技,为我们带来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同课异构课堂,为大家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地理学习课例。随后,由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地理教师牛瑞娟为我们分享了题目为《基于真实情境高中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微型讲座,从背景、现状调查、存在问题、教学实例等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开展真实情境高中地理教学与高中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关系、实践及反思。

讲座过后,由银川市地理教研员王跃华老师对两节课及讲座内容做了中肯的点评。王老师从素养目标的角度,提出了如何进行素养目标的制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指出构建明确目标,要找出本节内容的核心问题,构建知识结构,全盘布局,有效安排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情境为抓手,设计课堂任务,以问题链为导向开展地理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长课堂真正的主人!

本次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高考九个学科。活动主要分为专家讲座、课例展示、专家点评、交流研讨等多个环节,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三新”改革,以深度学习课堂改进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文:各教研组

 编辑:张绒绒

 审核:米占东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