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宁夏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师徒结对”仪式暨2024-2025学年优秀师徒表彰大会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活动由教科研室苏雪静主任主持。这既是一年一度赓续教育薪火的独特庆典,也是一场承载匠心的温情盛会。仪式现场,新老教师济济一堂,共同见证教育理想与教学经验的交融传递。这不仅是新结对师徒缘起的美好开篇,更是过往师徒深情的生动延续。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上,宁夏银川一中始终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坚实的专业精神,书写着立德树人的时代篇章。

青蓝结对,承载一辈子的情谊
仪式首先进入高一年级新师徒结对环节。新教师与指导教师郑重签订师徒协议,并以互赠礼物寄托深情—一个寓意“一辈子师徒情谊”的杯子,承载着跨越岁月的承诺与温度。师父赠予的礼物上更附有亲笔写下的勉励话语,让这份心意不止于物,更成为师父谆谆教诲、倾囊相授的誓言。师徒相继登台,完成庄严而温馨的结对仪式。每一对师徒的脸上都洋溢着信任与期盼的笑容。这一刻,不仅是两个人的相遇,更是教育火炬的交接、师道精神的延续。随后,校领导向师父们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协议续签,书写共同成长的约定
接下来进行的是高二、高三年级师徒续签协议环节。历经时光淬砺,这段师徒情谊已愈发醇厚深远。今天的续签,不仅是对责任的坚守、对承诺的重申,更是一份源于彼此信任、指向共同成长的庄严约定。

表彰先进,树立教学相长典范
过去一年中,我校“师徒结对”平台涌现出一批勤学善思、教学相长的优秀师徒代表。常态化听课、评课与磨课,已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坚实的阶梯。本年度,教科研室重点关注师徒听课平台的数据记录,将其作为衡量师徒互动频度与研讨深度的客观依据,并据此评选出13对优秀师徒予以表彰。校领导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这不仅是对过往耕耘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更深层次教育传承的殷切期待。
经验分享,诠释师徒情深

榜样是最好的方向,经验是最好的指导。在分享环节中,三对师徒代表依次走上前台,娓娓道出他们在结对过程中的成长心得与温暖感悟。每一段讲述,不仅是方法的传递、智慧的碰撞,更是教育情怀的生动交融。他们用真实的成长故事,诠释了“传帮带”的深刻价值,也为在场的每一位教师点亮了专业成长与人格塑造的双重启示。
化学组赵怀珠老师与徒弟穆亚虎的故事,成为现场一段动人的教育佳话。赵老师以“无私分享、包容成长、鼓励鞭策、互学共进”十六字道出为师之道,他开放课堂、倾囊相授,亦师亦父般陪伴年轻教师成长。穆亚虎老师则深情回顾三年从教路上的迷茫与蜕变,坦言正是师父全程指引与毫无保留的引领,让他在首届高考备考中从容应对、成绩斐然。

英语组郭玲老师与王萌老师共同讲述了她们三年师徒旅程的温暖与智慧。郭老师以“传承、互学、共进”为核心,强调师徒结对远非单向传授,更是彼此照亮、优势互补的成长历程。“年轻教师的新能量也给了她反向滋养”,她感慨道,“这三年来,我从徒弟身上所学,丝毫不亚于她之所获”。王萌老师则动情致谢,坦言师父一次次及时的肯定与支持,在她最需要时给予了前行的力量。这段师徒情谊深刻诠释了教学相长的真谛,闪耀着双向奔赴、共育桃李的教育之光。


地理组魏鹏老师以“三镜一心”诠释师徒之道——以“反观之镜”精进教学,以“显微镜”打磨细节,以“望远镜”拓宽境界,更以一颗赤诚之心相伴相勉。他强调:“师徒二字,承载的绝非单向付出,而是一场基于信任的共学共修,是彼此成就的生命对话。”徒弟杨菲菲老师感念师恩,特别提及魏老师的课堂“永远向每一位年轻教师敞开”,让她在沉浸式学习中不断感悟、持续蜕变。这段师徒佳话,不仅是方法的传递,更是教育者之间信任与智慧的深刻共鸣。
领导寄语,擘画发展新蓝图

副校长张德萍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学校师徒结对活动走过的十年历程。她指出,该活动已累计培养学校入职百名公费师范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教师队伍基础。历经持续反思与沉淀,师徒结对机制日益成熟,已成为学校助推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她欣慰地看到,许多教师在结对三年内便脱颖而出,成长为教学骨干。张副校长强调,该活动不仅助力新教师适应岗位,更推动师徒共同应对教育生态变革,直面学情变化与教学挑战,构建起共学共进的成长共同体。最后,她勉励全体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回应时代召唤、锤炼育人本领,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校长张永宏在总结讲话中,以“生命的相互唤醒与点燃”定义师徒关系的深刻内涵。他指出,真正的师徒情谊是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师父因徒弟的期待而更精于教学,徒弟因师父的指引而更快成长,彼此成就、共同进步。校长强调,师徒应共同致力于三方面修为:做人上与人为善、谦逊向上;做事上精益求精、事事尽心;作师上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他最后寄语全体师徒建立长久深厚的情谊,亦师亦友亦亲人,携手为学校发展与教育事业贡献光与热。
青蓝相接,传递的是育人之责与匠心承诺;薪火相传,延续的是养正之志与杏坛荣光。师徒结对,不仅是制度的安排,更是银川一中“养正”文化的生动体现,是教育家精神的血脉相承。愿师父以铁肩担道、以慧心引路;望徒弟勤学思进、继往开来。在彼此携手中共赴使命,持续书写银川一中高质量发展与教育理想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