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教研启新篇,探索课堂高质路
银川市文萃中学新课标背景下基础教育
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及方法探索
四校联动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课堂变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校际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实现校际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校际间互学互鉴搭建宝贵的平台,11月21日银川市文萃中学承办了以“聚焦三新、深耕课堂 、研思共进”为主题,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及方法探索教育联合体教研交流活动,我校承担英语、地理、音乐三门学科的教研活动。
——————英语——————
11月21日上午,四校英语教师齐聚银川市文萃中学,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教研活动。
银川市文萃中学的教师海鸥讲授了七年级上册Unit4 My Favorite Subject A Why do you like the subject? (2a-2f)。海鸥老师老师以学生熟知的课程表引入,将学生迅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活动,活动层次丰富,使得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理解,在应用中实践,在实践中迁移,师生共同生成了一节生动、有趣又引发思考的创新课堂。
银川市中关村中学的教师胡娜以社团课引入课程,复习核心词汇与表达,以旧知引入新知,将情境贯穿始终。胡娜老师展现出的扎实的个人基本功与专业素养让在场教师都由衷赞叹。她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参与度高,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银川市二十四中的教师李翠珍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们深受感染,放下戒备与不安,和李老师共同呈现了一节轻松、热闹又收获满满的英语课。李老师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将文本体现的育人价值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学生在本节课后收获的,也就并不仅有单纯的语言知识,而是有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银川市西夏区兴泾中学的教师刘凯带来了别样的课堂。松弛感满满,形散神不散。本节课从文本的分析中体现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渗透与培养,多角度的解读文本可以带给课堂更多的新意与生机。
课结束后,四位做课教师分别从研读语篇后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如何在教学环节中进行落实进行了课后反思与总结。
来自四校的教师们在充分讨论交流后纷纷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分享。
——————地理——————
本次教研活动选择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一课进行“同课异构”。银川市文萃中学的教师杨琴紧扣课标设计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整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剪“六大板块示意图”,模拟演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结论,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大西洋的形成等,让学生大胆预测,整节课目标落实到位,同时也向学生渗透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银川市中关村中学的教师马风琴课堂活动丰富多样,为了学生更好的识记六大板块的知识,将巨幅板块示意图提前裁剪好分发给学生,将示意图碎片识记并在黑板上还原拼接。用手挤压书本、用手向相反方向撕拉纸张并观察书本和纸张的变化,以此引出板块的两种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最后给学生布置了具可操作性课后作业:制作地震卡或火山资料卡;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海陆变迁的其他事例,符合地理核心素养要求。
银川市二十四中的教师焦旭娇以“沧海桑田”作为本课导入,故事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在“大陆漂移假说”部分,让学生尝试将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拼合到一起,观察拼合处轮廓是否吻合,结合导学案提供的资料及图片,思考后尝试用大陆漂移假说对其进行解释。“六大板块”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焦老师提前给学生分发空白示意图,让学生在图上填写板块名称,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演示板块的“碰撞挤压”与“张裂拉伸”,课堂活动丰富多样且充满趣味性,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兴泾中学的教师马世红采用了动画演示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板块运动及相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马老师以问题引出现象,一步步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板块运动”部分,马老师让学生将两本书并排放置,左手压住书保持静止,右手将另一本书向左推动并挤压书本边缘,让学生模拟观察板块的运动方式,可操作性强且趣味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一堂关于海陆变迁的精彩课堂。在这堂课中,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将海陆变迁的奥秘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教师以视频、图片、成语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课,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到板块运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得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以问题引出结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互动讨论、模拟演示等,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海陆变迁的过程和影响。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海陆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说课评课环节,各位老师从课标解读、核心素养的把控、教材解读及教材整合等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授课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认真解读课标,准确把握重难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发展,讲解板块运动时可对比“世界地形图”“板块分布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典型地形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音乐——————
银川市文萃中学的教师黄杰讲授的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黄老师教学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通过欣赏《青藏高原》、《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三首作品,以人声的多样性为线索展开教学,分别欣赏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人声的音色特点以及人声不同音色对人物和场景的刻画作用。黄老师最后以《伏尔加船夫曲》为背景音乐,借助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等,让学生体验纤夫劳动的场景和情感,感受人声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银川市中关村中学的教师周文芊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翻身的日子》。周老师精心构思教学环节,创设情境,以擂台比赛形式拉开音乐课序幕,在欣赏《翻身的日子》第二部分时,巧妙的引导学生模仿吹管乐器和拉弦乐器的演奏方法与老师互动。跟随音乐的旋律律动,运用手鼓拍出乐曲重音表现的情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欢腾、热闹的场景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银川市二十四中的教师白梦云讲授的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白老师以动人的乐音拉开音乐课的序幕,欣赏了《青藏高原》等多首声乐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人声的类型辨别音色特点,巧妙的设计问题,善于追问,深挖声乐的艺术特点,认识各种人声的音色特点,达到品味人声之美目标。
兴泾中学的教师马淑琴讲授的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马老师教学环节紧凑,以欣赏为主层层递进,主题跟唱音乐活动感受人声不同的音色特点,在欣赏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美妙人声的兴趣,引导学生从音乐风格、情感等方面为切入点,表现艺术之美。
课堂展示结束后,由银川市文萃中学黄杰老师主持研讨会议,授课的四位音乐老师进行互评,针对音乐教学中产生的所思所想,绽放出思维碰撞的火花。
最后,西夏区音乐教研员马淑梅老师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对每一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针对这4节音乐课中如何设计、组织、落实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她从新教材的育人目标、课程要求、学情变化、学生特点、时代发展等方面深入研讨,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音”在巧中教,“乐”在趣中学。
四校联动,搭建交流 “立交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于探索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路径上携手阔步,未来,银川市文萃中学将赓续此教育盛举,以教研合力,托举基础教育质量攀升新高度,让高质课堂在塞上学府熠熠生辉。
END
供稿|英语组、地理组、音乐组
编辑|杜雨欣
初审|李普
终审|周霞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