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集团首页 >> 教学教研
宁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厅重点课题

结 题 报 告

新课程实施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银川一中 课题负责人(撰稿人)郭凤虎

内容提要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领域广泛地开展了关注学生发展,倡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研究。但是轰轰烈烈的场面背后人们发现一些泛化、浮化的东西,我们也不例外。三年来,我们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采取行动研究法,意在继承发展,去伪存真,立足于语文学习的方式,从“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实践”等方面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结果发现,我们的课堂学习的自主化,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课堂学习的合作模式,给师生提供了共享双赢的舞台;课堂学习的探究性,给学生搭设了一展才华的“百家讲坛”。同时,我们引导学生走向大语文课堂,通过课本剧、语文沙龙、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从而建构意义,学会生活。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领域广泛地开展了关注学生发展,倡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研究。语文课堂出现了热热闹闹地大合作,大讨论,学生较以往的“静听”课堂来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价值。语文老师着力解放自己,解放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在转变自己的角色,试图寻找事半功倍的途径。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信息告诉我们:一个开放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人们突然发现,课堂上轰轰烈烈地讨论可能是莫衷一是的“自主”,教师“主导”地位模糊,使得学生自主、合作趋于泛化,探究浮化。要么,一些教师仍然保守,观望,抱着传统不放。新生事物在幼稚期,仍然遭受着保守派的棒喝。

作为新教材实验区的教师,我们深感担子沉重,同时又感到机遇难得。三年来,我们不断地探索,认真地反思,为打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而积极实践。

2007年,我们申请了自治区重点课题“新课程实施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其实在2006年我们已经开始研究,三年来,跨备课组联合多人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探索实践。

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此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于:继承发展,去伪存真,立足于语文课堂,从“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实践”等方面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

我们以下列形式重新打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型“课堂”,以期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2008年初,我们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调查

性别 班级

同学们:为了使我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有效,请你认真填写这份问卷。看清题目,思考清楚后再回答。谢谢你的合作。

注意事项如下:

1.给你提供的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填写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2.每道题只选择一个答案,填涂答题卡;

3.不要遗漏题目;

5.这份问卷不是考试,不写名字,不计成绩,只是了解情况。

说明:本次问卷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部分名学生中进行调查,发出问卷400份,收回393份。于2008.2.25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一)选择题(每题只选一项)

1.你知道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吗?

A.知道(44.4%)B.知道一点(45.4%) C.不知道(8.2%)

看来还需要在学生中进一步宣传“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让全体学生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

2.你喜欢语文课吗?

A.特别喜欢(17.7%) B.喜欢(56.9%) C.一般(21.4)D.不喜欢(1.2%)

由此看来喜欢和特别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占74.6%,是大多数,这将为本次语文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3.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

A.合作、探讨(59.6%) B.老师讲解(29.4%) C.完全自主(8.2%)

由此看来喜欢“自主、合作、探究”的占将近70%。者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又一个保障。

4.你喜欢阅览课吗?

A.特别喜欢(71.3%) B.喜欢(23.7%)c.一般(2.2%) D.不喜欢(0.5%)

回答一般和不喜欢的占2.7%。这就表明我们开展阅览课的自主、合作是有绝对优势的基础的。

5.你为什么喜欢阅览课?

A.能扩大阅读量,开阔视野(54.4%) B.它是真正独立自主的课(15.2%)

C.可以看我平时没工夫看的喜欢的书刊(22.7%)D. 自由、休闲,还能偷偷地写点作业(5%)

此项调查表明,利用阅览课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同时,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评价的自主能力是个良好的机会,但同时要要求那5%的同学不可忽视语文阅读。

6.你希望我们的阅览课开到几节?

A.每周两节(43.6%)B.两周两节(15.5%)C.更多(38.4%)D.不开(0.5%)

此项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阅览课,深受学生欢迎,希望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阅览课的人数占83%,为绝大多数,我们将把调查结果向学校报告。

7.我们平时的课堂讨论效果怎样?

A.很好(12.7%) B.好(65.6%) C.不好(16.7%) D.无效(2.7%)

认为不好和无效的人数占近20%,这正是本课题要着力研究的目标,我们期望在研究中能够找到使9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效果好的方法来。

8.你认为要不要开展课堂讨论(合作学习)?

A.很有必要(33.2%) B.必要(53.1%) C.不必要(4.7%)D.不知道(6.5%)

回答必要和很有必要的占绝对优势——86.3%,回答不必要和不知道的占11.2%,还有弃权的2.5%,这与前面的调查是吻合的,虽然大多数的目标是明朗的,但有14%的同学在课堂讨论中是无效的。我们要关注这一部分人,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9.我们以往的课堂合作情况是怎样的?

A.所有学生都能围绕老师的问题合作学习(32.7%)B.部分学生按要求合作(60.1%)

C.都不能按要求合作学习,而是说自己感兴趣的话(5%)

能够按老师要求合作的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是游离的状态,纯粹脱离的可能占到10%,他们将影响全组学生。

10.你们组的讨论课都能围绕老师的问题高效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A.组织严密(17.2%) B.组员都热爱语文(20.7%) C.大家团结,干什么都很认真(57.1%)

本项调查阴差阳错地出现了D项占4%,就此还缺1%,看来在课堂合作的组织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本课题研究应加强课堂组织。

11.你们组的讨论课不能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效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A.组织不力(15.7%) B.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没有共同学习的基础(15.2%)

C.有些人态度不积极,合作不起来(51.6%) D.合作结果莫衷一是,不如休闲,说说闲话(11%)

本项调查结果表明二分之一的同学不够积极,原因可能是组织不力和学生程度不齐。

12.你知道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吗?

A.知道(24.9%) B.知道一点(57.1%) C. 不知道(15%)

本项调查又出现了D项0.5%,还有2.5%下落不明。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是完全知道的人数占70%左右,这表明我们还要加强宣传,加强指导。

13.你参加过社会实践等研究性学习吗?

A.积极主动参加(32.7%) B.为拿学分被动参加(56.1%) c.从不参加(7.5%)

主动参加的人数占三分之一,说明学生不够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还没有从中收到益处。本课题应当加强社会实践的操作性指导。

14.你在参加社会实践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A.锻炼人,增长见识,很有意义(69.8%) B.应付作业,意义不大(22.2%) C.浪费时间,没意义(5%)

尽管上一项调查表明有过半的人为拿学分被动参加社会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锻炼人,增长见识,很有意义。我们要通过这三分之二的人对那三分之一的人进行帮带,发挥合作的作用。

15.你认为社会实践等研究性学习应当怎样开展?

A.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36.7%)B.独立自主(42.1%)C.我也不知道(10.2%)D.其它(6%)

认为社会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或独立自主进行的各占月三分之一,我们努力寻求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或合作研究。

(二)建议题

1.你对语文课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2.“自主、合作、探究”在你的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做法?有什么困惑?

小结:

根据以上2008年2月25日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400名学生中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虽然有80%-90%的学生是热爱语文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但有近10%的人既不了解新课改的理念,也不愿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可忽视,这些少数的不利因素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有非同小可的阻力,而且他将扩大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在下一阶段加大力度向学生灌输新课改理念,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形式具体化,注意可操作性,要形成模式。

2.学生要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要选好题,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加强指导和组织工作。

3.增加学生阅览时间,开展学生欢迎的活动,如,课本剧,辩论会,演讲会等。

4.老师们目前还停留在习惯的文字层面,少有深入的课堂实践,下一步要着力打造一种“模式”。

5.准备好暑假的研究性学习。(2008.4.12)

二、转变角色,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它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主动思考、探索、发现。“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下较好地实现意义建构的一种学习方式,三者相辅相成,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方式,探究是目的。我们主要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有以下形式可鉴:

(一)课堂学习的自主化,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热情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一改传统的单一的“教授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自主、合作、探究让课堂活跃起来,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优秀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如,对话,讨论,表演,作画,演讲,辩论等等,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分享与人。自主、合作、探究使教材变得灵活起来,教材是个例子,通过教材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信起来,教学中我们遵循“多送蜜”,“少送刺”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学生说:“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让人伤心,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可见只有老师会鼓动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学生的个性才能张扬起来。

郭凤虎老师在学习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时,改革了传统教学中“篇篇俱到”,课课必讲的习惯做法。放手让学生打乱次序选课,学习小组合作,讲解,用了十个课时学习了一本书,学生和教师都没有感到困惑,而是一种轻松满足。基本上是每个单元选讲一课,不受课时限制,如能讲到感受最深处,可以放宽时限,拓展开去。如宏志班王喆组主讲的《风景谈》,何洋组主讲的《菜园小记》,史东婷组主讲的《我的母亲》;高二(5)班严羽组主讲的《听听那冷雨》,张希组主讲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同学们首先在“备课”的过程中体验了语文学习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研读文本,查阅资料,与人合作等等这一切过程无不渗透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因素;其次,在讲台实践中,锻炼了学生表达应对的能力,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增强了成就感,哪怕是一个还很不成熟的见解,但是在学生的讲解和听讲中,极大地调动了多数人的积极性。有时候老师也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菜园小记》的生活化,激活了高二宏志班郭丽、高二(5)班郑静静的生活经验,她们生在农民家庭,有过亲自耕种的生活体验,这种第一学习的活材料把语文生活化,她们的讲述往往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一个父亲的札记》的理性化和情感化激活了师生的共同的生活经验,然而学生的体验与老师的体验角度完全相反,他们站在晚辈的角度体验着父母的爱,是一种接受;老师站在长辈的角度,体验着父母的爱,既有接受又有给予,当老师讲述了他的父亲在他生病期间给他的爱,他的母亲临终之时留给他的爱以及他给他的女儿的爱的时候,老师看见有的同学眼圈红了,这种课堂,实现了文本《一个父亲的札记》、作者周国平、读者师生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课文的伟大的思想在生活经验的合作转述中得到了最高的体现。

(二)课堂学习的合作模式,给师生提供了共享双赢的舞台。

要提高学生课堂合作的效率,应当建立小组合作的规则,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制了《银川一中课堂合作记录表》,要求4-6人的学习小组设组长负责纪律,记录负责整理合作成果并轮流做中心发言人。合作的程序是: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派代表在班上交流。但是这种课必须要学生课前做充分的预习,自主学习要到位,否则,深入不下去,很容易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冒文海老师撰文总结,课堂上要想达到有效地合作学习,第一环节十分关键,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充分地思考,才会发表有见解的看法,所以在开展课堂合作的学习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要怕“浪费”时间。有无时间的保证,其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他曾就《苏武传》的教学进行实验,一个班老师提出了苏武为什么会被载入史册的问题,并没有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有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学生只能做一个简短的回答,却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另一个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形成意见,学生却回答得很全面。又如在学习《哈姆莱特》一文时,要对哈姆莱特这一人物深入理解,了解其内在的精神,必须阅读全剧本,同时学生还自愿排演了课文节选部分,在课堂就给大半节课时间,让学生来演这个片段,虽占去了很多时间,但是效果很好,看完后又给时间让学生讨论,他们明白了人物的心理、性格,在这之后就让学生读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四人一组,相互交流琢磨,应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最能体现人物心情、性格,虽然这一节课教师什么也没讲,但要比讲的收获大,在下节课教师的讲解时同样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没有这节课的铺垫,没有这节课的学习那学生就很难准确地理解人物。所以开展合作学习必须要有合作的时间保证。其次,要确保问题的含金量。有时间的保证,还必须让学生在这一时间内有事可做,有些教师让学生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不能触及文章的实质,就如赶了一趟集,什么也没得到,所以要使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设计,问题必须有探究的意义,不然展开的合作交流就没有深度,花拳绣腿,哗众取宠。问题的来源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来源于教师,二是来源于学生。教师深入理解文本,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讨论是基本的做法,是课堂教学的保障。如学习《雷雨》一课,就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荷塘月色》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展开讨论,学习《孔雀东南飞》就“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产生的原因”展开讨论,等等不想赘言。来自学生的问题,属于课堂生成,往往最有闪光点。如学习《醉花阴》时,分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讲到“瘦”体现了词人之情,尤用黄花比得好。有同学说用豆芽比怎么样,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教师就让学生展开了讨论,用“豆芽”和“黄花”的区别,在讨论中学生总结出几点:(1)黄花比豆芽雅,豆芽太俗,只在口头上说一说。(2)黄花与词意相合,词人在前面就写到了“东篱把酒黄昏后”,这里自然想到黄花。(3)黄花在古诗中就作为“愁”的意象。而豆芽只能说是瘦,写不出“愁”来,黄花既能写出“瘦”又能写出“愁”,有诗歌的意境,有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又拿《故乡》中的“圆规”,《包身工》中的“芦柴棒”作比,同样是经典的比喻,如果换成“黄花”就让人感到不协调了,所以用什么来比喻,同文本表述的生活情境有关,“圆规”“芦柴棒”重在写形,而黄花重在写神。词语原本不分雅俗,用得恰当就一样传神,经过比较分析,学生才真正掌握了修辞的艺术。所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定不能忽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真正自主起来。

(三)课堂学习的探究性,给学生搭设了一展才华的“百家讲坛”。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推出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虽然遭受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抨击),社会影响非同小可。正好,我们这一阶段选修《先秦诸子散文鉴赏》,学习《论语》单元时,郭凤虎老师设计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师全文串讲,排除文言文阅读障碍;播放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给学生知识的拓展和鉴赏的借鉴;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打造自己的“百家讲坛”。显然重点是第三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老师又放手让课代表主持这次“讲坛”,并在学生中随意挑选了评委,当堂为登台演讲的学生打分并以同样的分值为所在小组的全体同学记入《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

两个班,先后用了约5个课时,有30多位同学代表26个小组登上了自己的“百家讲坛”。此举掀起了一个学习《论语》的小小热潮,有许多同学手头不离《论语》读本。这个“百家讲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探讨的平台,有的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解读了《论语》的现实意义。如,赵庆、杨扬组宣讲的《任重而道远》,从课本选段拓展到《论语》其它章节,甚至《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历史必修三》,他们的解读是:

不知孔子的“知天命”是不是知“社会责任”,但他确是在“知天命”后开始周游列国,力图实现“天命”……当大家顺势谈到今天的时候,突然发现和谐的社会正是需要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时候,既然已经有古人点燃了这把火炬,那么今人就有义务做下去。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引入本次学习的真正的主题“任重”。大家认为应从四个方面体会任重:为了孔子,为了孔子至大的道,更为我们美好的生活,老子对孔子说过就是要他体会任重。……我们的这段体会希望能成为一个引子。“任重”把大家带到进步的路上,“学习”让大家迈出“道远”的第一步。我们大家当志于学而勤于学,真正打造出一个我们自己的世界来,任重道远,义不容辞。

又如,乔俊贤组宣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刘盼盼组宣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姜檀组宣讲的《患得患失》,刘姣姣组宣讲的《过犹不及》马玲组宣讲的《人际关系》等等,虽然还较幼稚,但毕竟从不同侧面参与了文本的探究。

甚至有的同学还大胆否定孔子的一些言行,向传统解读挑战。张懿的《还孔子本来面目》,认为孔子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认为孔子是言论之圣哲,但其理想不能实现,他就孔子言行的矛盾尴尬局面而立论。他的演说引来了一片掌声,同时也遭到了许多人的猛烈批判。总之,算是这次“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实践中最能掀起波澜的亮点之一。

我们还从未见过我们的学生像今天这样对《论语》感兴趣。这里因素肯定多多,但不能排除“自主、合作、探究”的功劳。

三、走向生活,开拓大语文课堂。

新课改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大语文课堂的孪生姊妹,我们不失时机以各种形式开拓自主、合作、探究的大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

(一)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为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元月-2月份的寒假期间,我们备课组抓住“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给学生布置了“春节文化习俗研究”的合作实践活动。我们给的题目是:

1.过年;

2.拜年;

3.婚嫁;

4.春联;

5.压岁钱。

学生按照自己的居住环境,兴趣爱好,自由选题,自由组合,进行了语文的生活化实践研究。开学后各班进行了专题小结。有的采取书面总结的方式,如,高二(3)班;有的采取汇报展示的方式,如,高二(宏志)班,高二(5)班;有的采取访谈的方式,如,高二(民2)班,高二(民3)班。有的组重网上查询,这种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一网打尽”人们的研究成果,集众家之长,补自己的“空白”;有的组充分利用多媒体,给父母制作春节电子邮件,让父母耳目一新;有的组重在社会实践,亲自上街,实地考察。

仅宏志班在汇报展示中就亮出多姿多彩,请看一例。

陈晨、兰天等同学的小组,在大年三十前后,调查了银川市兴庆区海宝小区、新华街、同心路等居民社区,街边店铺,政府企业春联的张贴情况。实地考察春联的内容,普及情况,粘贴对错;随机采访,询问家中是否贴春联,是否了解贴春联的方式,不贴春联的原因等等。

他们的实践结果是:

实践一、实地考察。

本次共调查海宝小区23-25号楼,共270户及一部分街边店铺,政府企业的春联张贴情况。其中居民(海宝小区)住户中张贴春联共138户,手写的有4户,其余均为印刷品,张贴正确的有57户。街边店铺(同心路、新华东街400-504)其中同心路调查共60户,张贴48户,均为印刷品,张贴正确的有13户;新华东街共46户,均为印刷品,张贴正确的有24户。学校政府共调查4家。其中有一所学校张贴错误。

实践二、随机采访。

问题1.您家过年贴春联吗?

问题2.您知道春联的贴法吗?

问题3.那您为什么不贴春联呢?

采访结果:

问题一调查100人 贴春联83人。

问题二调查100人 不知道的有95人。

问题三调查95人 说没时间的是16人,怕麻烦20人,没想起来的2人,没这个习惯的有28人,民族习俗的有29人。

实践感想:

通过此次调查,他们发现,虽然每家每户都贴春联,但人们对春联的相关知识都不是很了解。春联是一种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但人们似乎已淡化了这种文化。这从那座贴错春联的学校就有明显的反应,作为一个教育机关,贴错春联是不应该的。贴春联是要讲规矩的,要符合传统规矩,上联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贴左手边(即门的右边)。可是经调查很多人家的对联都贴反了。在调查中更让我们吃惊的是有些人根本分不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家药店贴得竟是有关招财进宝的春联,这种春联贴在药店的门前显然不合适,不知道还有谁会进去买药。所以选春联也是非常重要的,春联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家人的文化修养。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有不贴春联的人家。他们以为这家有丧事,春联本来就有驱鬼压邪的说法,死者家属怕亲人的鬼魂不能回家,所以就不贴春联也不放鞭炮。经过他们的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这家人不信这些所以没贴。

贴春联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习俗。经过本次调查学习,他们不禁对我国的传统习俗能否良好传承产生了忧虑,现在青少年中的许多人知道圣诞节,包括圣诞节的来历,圣诞节的习俗,但却对春节了解很不够,只知道放鞭炮,吃大餐,收红包。

中国传统节日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一,从各种传统节日中我们能看到中华文明的影子,保护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

怎样才能做到更大面积的有效合作呢?

第一、要有计划的安排,组织,认真读书,切实研究。

第二、要有敢于放手的精神,积极培养并大胆地去“靠”一批学习小组的骨干力量。

第三、要鼓动学生畅所欲言,言者无过,不迷信书本,不畏惧学者。

(二)语文沙龙,课本剧,诗歌朗诵等是师生们喜闻乐见的合作创新模式

表演,是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是最为直接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之一。我们许多老师在课内外教学中对此方式乐此不疲,收效较高。

武科老师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由女生表演了片段课本剧“王熙凤出场”并且演后评价,好在哪里,哪里不到位,假如你是王熙凤,你如何做。在一演一评之间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王熙凤的“泼辣”,“左右逢源”的性格以及作为“贾府实际统治者”的“风采”和“资质”。

王亚婷老师在指导她所带的两个班级的语文沙龙散记中说:“学校的每次大型活动的主角都是银川市的学生和川区的孩子,来自大山的他们是轮不上的。而这次活动,从组织策划到编排导演,从音乐配音到服装道具,从台上主演到台下观众全是他们自己说了算,主持人说‘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张扬个性,展示我们的智慧,显示我们的才华’。”大家一致认为最佳成果展示应该是马国尧、马国庆编导的综合剧目《我所热爱着的土地》,该成果由四部分组成:相声《想起家乡》,小品《离开家乡》,配乐诗朗诵《乡愁》,演讲《我们的梦想》。主持人说: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我们永远忘不了这两节课。

马艳丽老师指导的合作探究实践课《生活处处有语文》按照探究准备——探究实践——总结提高的模式进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操作实例:

1.准备阶段(课堂内进行)

(1)介绍课题背景资料、讲解研究报告的基本常识。

本环节为教师有针对性的集中精讲。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生活中的语文现象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把有关课本内容的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内容以活生生的形象展示出来,激发感知,加深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提出问题做准备。同时教师还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供学生探究时参考。

(2)确定探究主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探究母题和若干子题。如本研究课确定的母题是“生活处处有语文”,下面再分为若干个子题,如:广告中的语文、短信中的语文、脑筋急转弯中的语文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探究主题。

(3)划分小组,明确职能。小组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自由组成,每一小组选定组长1人。每组人数以4人为宜,人数过少学生负担太重,不利于课题的深入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人数过多则不变调遣和集中意见。对小组长的任命十分关键,必须是能力比较强,比较负责的学生。要求小组内同学间要明确分工,谁负责查图书资料,谁负责查网上资料,谁执笔写发言稿,谁制作电子课件,谁代表本组同学发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各尽所能,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2.实施阶段(这是探究的主要过程,由学生课外进行)

(1)查阅资料。要求学生带着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料),查阅前,教师要适当地加以指导,给学生指出查询途径。如:有一组同学选定了“对联中的语文”,他们首先分析了课题,拟出以下提纲:

什么是对联?对联的特点。

有谁对对联已经发表看法。

对联的起源,形式。

古今佳对的遴选与鉴赏。

他们分析了上述问题,发现有几个问题可以从百科全书、通史著作中查到;有几个问题要查阅有关论文,或从相关网站查找。因此,四人进行了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再将各自的收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从而形成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为随后的讨论作好准备。

(2)讨论切磋。在个人形成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同一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启迪,拓宽了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小组的统一观点。确定出小组课题报告的基本思路。

(3)撰写课题报告。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出课题报告。报告可由一位同学执笔;也可多人各写一部分,由一人汇总。在实践中,不少组都采用了后一种方法,这样更能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课题报告要求应包括:课题题目、报告摘要、正文(基本观点与论据)、参考资料等。

(4)制作电子课件。为便于下一阶段全班交流,我们要求每一小组必须将研究成果制成电子课件,课件要求简练(演示时间不超过3分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并要展示必要的论据。

郭凤虎老师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注重朗诵,让学生充分准备,登台一展才华。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鉴赏中合作,合作中探索。

3.总结阶段(课堂内进行,约1-2课时)

在各组探究基本完成后,开设全班探究总结课,以最终完成探究全过程。该阶段程序如下:

(1)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各小组汇报时,由一人演讲,另一人操作课件配合。要求简明扼要地阐明基本观点及相关论据,还可谈谈探索的基本思路、途径、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法等。因课时有限,各组汇报限制在5分钟内。

(2)教师、同学质疑,各小组答辩。对各组汇报存在的问题或内容不清之处,教师和其他同学可进行提问,由该小组同学回答解决。对该组报告不足之处,其他组同学也可给予补充,加以完善。

(3)教师总结。学生汇报后,教师适时总结,指出成功和不足之处,矫正偏差。对学生在自学、质疑中提出的带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供学生进行反思的步骤、方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全过程中的行为,考虑如何修正、提高。同时教师提出新问题。这样就创设了新的情境激发学生再进行下一轮合作探究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重新审视所学知识,加深对重难点的领悟,进一步补充完善知识结构,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1.本课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论证不够,只是实施过程中的模糊性感受,而缺乏实施前后的科学数据的对比。

2.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权重难把,稍有不慎,失之偏颇。

3.自主、合作、探究课不宜过泛,泛泛开展会冲击传统讲授。

4.教师评价遇到了挑战,课堂生成是教师不可预料的,要给学生指导意义的评价,教师首先要做自主、合作、探究的先行实践者。

五、本课题的参与者

六、文献

1.建构主义理论(网络查询)

2.行动研究理论(网络查询)

3.教师总结(个人总结)

七、注解

1.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