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指导教师:李家声
演 讲 者:马玲玲
撰 稿 人:马玲玲
背景:苏轼曾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就是通过“读万卷书”,从别人的实践中取得间接经验,通过“行万里路”,从亲身作调查研究的经历中取得直接经验。“约取”就是将取得的知识和经验去芜存精,去伪存真,成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无数次的“约取”积累厚实的有用信息,然后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厚积薄发,需要坚持,需要我们付诸行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道路上慢慢寻找,慢慢发现,不断成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是一个又一个怎样的春天让我们记系心怀?是一缕一缕怎样的清风让我们感念花开?是航行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是飘落到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那些美妙的旋律无不在传唱着一言历久弥新的哲思——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需要坚持。它不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而是要求我们付诸行动,从一点一滴做起。
当你在他人玩耍时,独自专注于习题的海洋,这时,你所积累到的不仅仅是眼前解题的方法,更是一把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
当你在操场上阔步驰骋时,强健便渐渐充实你的体魄。
当你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时,你所积累到的不仅仅是一次微不足道却足以打动人心的善德,更是你那一腔满满的爱心。
当你主动捡起地上的碎纸屑时,你所积累到的,便也不再是意识形态中的环境保护,而是中华文明的点滴传承,是人生价值的点滴超越。
你正在坚持,你正在培养让你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正在积累你受益匪浅的人生财富,而足以使“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践行于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一次测验成绩不理想,写作文时无从下笔,面对一道数学难题丝毫没有头绪,你是否怀疑过自己的能力?的确,很多时候,你的路,已经走了很长很长,可是仍看不到风光,心很苦、很彷徨。但是你要相信,“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没有知识的积淀,量变绝不会突然转化为质变,也绝没有人能够在一夜之间逆袭为学霸。莫言会告诉你,在登上诺奖舞台前,他甚至还只是一个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处处碰壁的普通人。屠呦呦会告诉你,在发现青蒿素拯救全球亿万人的生命之前,她已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实验。纵使一次小小的失败,我们依然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即便是夸父追日,也有值得骄傲的回忆。纵使暂时有些落后的你仍停留在平面直角坐标的负半轴,也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弱点,各个击破,最终让常函数变身为指数函数,实现爆炸式增长。
尊敬的老师们,是您们在人生旅途中,丰富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力,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前行路上不曾孤单。
亲爱的同学们,若想尝到“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成功,必先经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苦楚;若想听到“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喜讯,必先接受“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残酷;若想得到“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必先忍受“十年磨一剑”的寂寞。没有什么成功是突如其来的,就像每一首名曲的出现,总会伴随着无数根断裂的琴弦;每一篇佳作的完成,总会留下几捧揉烂的稿纸;每一场革命的胜利,总难忘汪洋成海的烈士鲜血;每一次成功绽放光芒,每一次梦想照进现实,都要让我们铭记岁月积攒起来的力量,铭记那些不为人知的磨砺与孤独,更要铭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艰辛历程。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贤哲对少年一代余音绕梁的教诲。大义、大爱、大公、大同,是革命先烈对同学同辈矢智不渝的鼓励,传承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信念追求。让“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扎根、发芽,茁壮成长,少年中国就必将成就让世人为之心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