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集团首页 >> 校园动态
科技点亮生活,科技成就梦想——银川一中科技周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同学们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宁夏银川一中开展第八届科技周活动。

科技创造未来、创造精彩。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科技发展水平。此次活动是我校为深入推进科普工作,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科学素质,发展创新文化而举办的一次全校性盛会。本届科技周活动项目多、内容丰富,最主要的是请到了来自诸多顶尖大学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讲授科学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张健鹏博士,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登天的动力-空天推进技术与星际探索》

本讲座围绕航空航天推进技术和系统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地讲解空天推进基本原理、研发测试与技术前沿,展示世界和我国在不同技术阶段所取得的航空航天与星际探索的伟大成就。通过了解推进技术发展趋势及交又创新,领略近代物理在促进人类星际探索和宇宙认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巴雪青教授,博士生导师,细胞生物学专业,“炎性信号的生物学作用及炎症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生命科学规划教材《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 版社)。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病毒与细胞》,作为人类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又无法感知的存在,对于他们的深刻了解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巴教授引经据典,运用多种实例为同学们讲述细胞和病毒的知识。

清华大学李建秋教授,1990-2000在清华 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辆学院前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工作,现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

李教授此次演讲的题目是《迎接波澜壮阔的汽车技术变革》,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前进,而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它的技术发展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走向更加便利的未来。

国防科技大学周长安大校,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军事理论专家,军队院校军事基础教育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军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著述丰富,发表论文80余篇。曾荣立三等功,获军队育才奖银奖。

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的国防》,在这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里,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时刻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安全。面对中国的国防,周教授深刻解读,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生动的国防建设场面,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立志建设祖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世武博士、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大-安徽爱博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主任。从事多年仿生机器人研究,研制出多代仿生机器鱼、软体机械臂、仿生灵巧手、两栖机器人AmphiHex-I及AmphiHex-ll、撼地者救援机器人、液态金属驱动移动机器人、液态金属电机等各类特种机器人。

他的演讲题目是《机器人,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技术》,机器人作为现代发展的高新技术,它一直是人类对未来生活追求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也必将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生活。

罗庆生,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最佳指导教师,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特聘专家,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创新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创新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特种机器人技术、机电体化技术研究。

他的演讲题目是《漫谈军用机器人》,本节演讲让我们感受了机器人在军事当面的用途和发展,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宏达的机器人画面。

薛少华,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伦理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认知科学》期刊执行编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亲近出版专著《知觉即行动:从哲学概念到机器实现》、译著《机器人伦理学》、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读本《人工智能》、《脑科学》等。

讲座题目:《赛博格时代: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本期讲座主要立足于目前最为庞大的前沿交叉学科群认知科学来展开,运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和案例讨论未来发展的前沿新兴学科,重点讲述人机交互、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最近成果,同时讨论目前国家战略层面重视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和法律的相关问题,以轻松和幽默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未来大学中的前沿学科发展和新兴研究领域。本讲座贯通文理,学科交叉,领域方向覆盖面广,可以使文理科的同学们了解到未来的朝阳产业为以后上天学选专业种下撞憬的萌芽。

杨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图书馆馆长、冯如书院院长、航空器先进设计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 航空航天概仑”国家级系列精品课负责人。 《航空航天发展》讲座主要介绍航空航天基本概念、世界航空航天发展、中国航空航天发展、未来航空航天等内容,突出反映中国航空航天由弱到强奋斗历程以及空天报国精神文化,激励年轻学子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南开大学:王兆军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统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市数学与统计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天津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曾获全国百篇优博指导教师、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南开大学教育教学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演讲题目是《如何用数据说话》,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对于数据的掌握和发展可以很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看数据,用数据,发展数据。

申晓红,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中目标感知、水声通信及组网、水下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船舶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副主席等工作。

演讲题目是《探索海洋的利器—水下航行器和声呐》,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需要不断的开发和探索,而面对浩瀚的海洋,人类往往无法去涉足,这是就需要机器的出现,所以对于水下航行器的发展非常有必要。

南京大学:刘绍文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从事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6部。

报告题目:《走向海洋》,发现海洋,利用海洋。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必须深刻了解海洋,实现对于海洋的利用和发展,造福人民。

周石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字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理工大学兼职教授。1986年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周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80后、90后的成长,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和能力。主要的科研课题是在京大学生留京就业愿望分析、劳动合同法与大学生就业、高校教师聘用制等。

演讲题目是《知觉理论与态度改变》,深刻分析,深刻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时刻影响着他在未来的生活工作途中所能收获东西,所以非常有必要去理解他的态度核心,改变和他行为方式,实现不一样的发展。

在本届科技周活动中,除了专家学者们的演讲,教务处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同学们面对这些科学操作环节积极的参与其中,通过合作探究,展现自己的科学素养。

科技是种力量,它引领着我们前行;科技是种精神,它鼓舞着我们探索。 此次科技周系列活动,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出浓郁的科学探究氛围,有效地激发全体同学崇尚科学的精神。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意犹未尽,纷纷表示,科学的世界真是奇妙,一定要好好学习这“学不完的”科学。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