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晨曦带着塞上特有的寒意,远处贺兰山的轮廓在晨光中格外清晰。早上7:20分,93名同学在校南门口列队登车,正式开启“感受民族融合,走进水利水电”主题研学之旅。此次行程的三站各有深意:纳家户清真寺是回汉文化交融的“活化石”,同心清真大寺见证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红色革命记忆,青铜峡水利枢纽则是“塞上江南”的缔造者之一。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场所,早已让大家满怀期待,我们盼着在行走中亲手触摸历史的温度与工程的磅礴力量。

首站抵达纳家户清真寺,这座 主要 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古寺,青砖灰瓦的院落静立在晨光中,中式飞檐的弧度里,藏着伊斯兰纹饰的精巧细节。“纳家户,来者户,先有纳家户,后有宁夏城”,我们 绕行 其间,轻声讲述这句当地谚语背后的故事—— 元末明初时, 纳姓回族先民在此定居,与汉族邻里共同开垦荒地,古寺便是两族携手共建的见证。大殿内的梁柱雕刻着“松竹梅兰”与伊斯兰卷草纹,殿外的 五星红旗 迎风 飘扬 。 穿越古今的民族共生共同繁荣,让大家 真切读懂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不是口号,而是融在日常里的温情。
车行两小时至同心县,清真大寺外的古长城遗址让古寺更显庄严。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寺院,最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往昔的革命岁月——1936年,红军西征抵达同心,在这里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府“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门头上“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红色标语依然鲜亮。寺庙中斑驳的石砖和泛黄的门窗,诉说当年各族群众支援红军时留下的印记。我们从建筑风格见证文化交融,碑文中“回汉一心”字样,不仅是信仰的力量,更是各族同胞同心向党的赤诚。


午后的青铜峡水利博物馆,让我们从民族温情转向工程豪情。巨大的沙盘上,蓝色水流沿着灌溉渠铺开,清晰勾勒出“塞上江南”的九大引水脉络。沙盘中央的青铜峡水电站模型,承载着上世纪60年代的建设传奇——来自全国18个省份,多个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戈壁荒滩上战风沙、斗严寒,用十年时间建成了这座黄河上游的关键枢纽。讲解员指着模型,详解水电站如何将黄河水“变”成灌溉良田的甘泉、点亮万家的电流。站在观景台远眺,黄河奔涌过大坝,想象着下游的稻田绿浪翻滚,同学们由衷感叹:“这是各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筑起的民生丰碑。”



周日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厂区大道上。我们怀着对 “新质生产力” 的好奇,开启了 “聚焦新质生产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研学之旅,依次走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展厅、四百万吨煤制油项目观景平台与烯烃一分公司,在工业场景中探寻能源转型的奥秘。

首站展厅内,巨大的沙盘模型清晰呈现出基地 3484 平方公里的规划版图,蓝色线条勾勒出煤炭、电力、化工产业链的关联脉络。讲解员指着 “地下采煤模型”,演示智能化采煤设备如何在千米井下作业,展台上由煤裂解合成的汽车配件、火箭高铁材料、化妆品和服装类产品让同学们惊叹煤化工产品已经进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屏幕上滚动播放着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的嘱托,让我们对 “实干” 二字有了更具体的感知。琳琅满目的煤制油产品,从透明的石脑油到淡黄色的柴油,搭配着煤炭裂解成化工原料的流程图,化学课本上的原理瞬间变得鲜活。


登上四百万吨煤制油项目观景平台,远处银白色的装置区如钢铁森林般铺开,输送管道纵横交错,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这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讲解员的声音带着自豪,我们俯身看着平台展板上的建设故事:十年间,各族建设者在戈壁上战风沙、斗严寒,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缺油少气富煤” 的国情下,能源安全有了新保障。寒风拂过,远处冷却塔飘来的水雾,竟带着一丝清新,打破了我们对化工基地 “污染重” 的刻板印象。

走进烯烃一分公司,车间外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环保数据,车间内机器轰鸣却井然有序。技术员介绍,这里的 MTP 装置技术改造项目正在推进,未来 360 万吨 / 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建成后,能产出更多聚乙烯、聚丙烯等高端材料,广泛用于汽车、医疗领域。我们驻足观察聚丙烯样品,从白色颗粒到制成的家电外壳,直观看到 “煤” 如何变身 “高端工业品”。





从纳家户清真寺“回汉共筑”的建寺故事,到同心清真大寺“各族人民同心”的革命记忆,再到青铜峡水电站“携手攻坚”的建设传奇,每个场所背后的故事都让我们动容。我们终于明白:各民族融合是流淌在塞上大地的血脉,水利工程是支撑发展的脊梁。课本上抽象的“民族团结”“水利惠民”,此刻都化作了真切的见闻与感动,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宁东能源基地的蓬勃发展,展示了总书记宁夏考察讲话后,宁夏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骄人业绩,黄河儿女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不断创造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亮点新领域。研学让学子们看到了家乡丰富的内涵,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稿:王刘
图片:陈虎堂、王刘
责编:魏天
审核:陈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