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关于组织2011届学生进行心理普测的通知
高一年级各班主任: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科学有效地为全体同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同时为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资料,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组织开展2011届学生心理状况普测工作,希望各班主任积极配合。测评结束后,学生们每人将拥有一份心理档案。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测评对象:2011届全体学生(高一新生)
二、测评内容: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90项症状清单(SCL-90)
三、测试工具:心海软件——中小学心理管理系统
四、测评方式:网上测评。由心理老师刘芳岭在各班心理课上统一施测。
五、测评时间:2011年10月17日开始,至所有班级完成测试为止
六、测评地点:科技楼一楼计算机教室
七、测评须知:
1、各班测评前心理老师会提前通知各班心理课代表,组织同学在以上指定地点参加测评,漏测及无结果的同学会在测试结束后统一补测,届时补测同学可能会在某节课缺席,请老师们谅解。
2、测试结束后,心理老师会在允许范围内将各班的测试结果反馈给各位班主任,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刘老师联系。
3、除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织的心理测试外,各班主任如需要在特殊时期针对班里特殊情况进行测试,可以提前与刘老师联系,为个别班级或个别学生进行测试。
备注:
1、心理测试中使用的量表均为专业心理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但心理测试结果仅作为参考依据,而非诊断标准,请各位老师在解释测评结果时能结合多方面信息综合考虑,勿妄下定论。
2、心理测试结果属个人隐私,知情老师有为学生测评结果保密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测评过程中和测评后,心理老师会对有需要的同学逐个谈话了解,以确定其问题性质,届时希望各班主任能够多多配合,提供必要信息。
附:相关心理学资料。
联系方式:办公室:4104096
手 机:刘芳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5008615852
宁夏银川一中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银川一中政教处
2011-10-14
相关资料:
一、学生心理档案是什么?
学生心理档案,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主要通过心理测试手段,运用不同的心理量表,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习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描述和评价,其结果可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因材施教的参考依据,从长远来看,也可以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资料。
我校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心理档案(全区高中的唯一一所),在每年新生入学,高三应考前等关键时段,均可进行相关的测试,针对特殊阶段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分析,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二、心理测试的形式是怎样的?
我校的心理测试采用的是专业的心理测试软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形式施测。所使用的量表均为专业心理量表,每个量表中都包含很多题目(一般都为选择题),根据学生对题目的作答情况,不同量表有其不同的计分方法,以此得出测试结果,因此心理测试的结果是以标准分数来衡量的,把心理现象转化为具体分数,不同的分数范围代表不同的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私人账号和密码,除心理老师及其授权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查看学生心理档案,具有较高保密性。
三、心理测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⑴为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⑵通过心理测试,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总体心理状况,为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改革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⑶心理测试可以测出每个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他们基本的性格特征等,便于“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用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⑷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心理及精神障碍的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找老师谈话,这对学生个人与校园安全是很大的隐患,心理测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对每个学生进行测查,便于及早发现可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提示班主任及家长关注,使得学生及早接受疏导治疗的同时也减小了安全隐患。
⑸心理测试不但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出方法和建议,让学生更加了解自我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以及应对的方法?
一般来说,心理不健康大致可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三种情况。
心理问题:是指只局限在引发问题的事件本身,反应不强烈,对人的整体活动、心理反应没有较大影响的问题,如常见的学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困扰、家庭纠纷引起的情绪困扰等。心理问题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没有人可以很肯定的说自己永远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心理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中学生大多数存在的问题都是一般或严重心理问题,应以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为主,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老师(须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疏导即可。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指反应比较强烈,持续时间比较长久,内容比较泛化,本人心理负担比较重的心理异常,如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症等。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就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应该去综合性医院的心理门诊进行治疗,需要找心理医生(须有处方权),我校一般有十到二十个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需要服药治疗外加心理咨询的学生在校。
精神疾病:主要指严重的、病理性的心理障碍,对人的整体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而本人又意识不到的异常表现,如幻觉、妄想、离奇行为、无自主能力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等常常会有这些表现。简单说来,如果一个人有很异常的、他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表现,如幻视幻听(能看到本来不存在的人、物或是听到本来没有的声音)总觉得有人要害自己等等,要及时咨询心理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会伤人伤己,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因此,一旦发现要及早就医,需要找精神科医生。我校偶见存在轻度精神异常问题的学生(一般会有两三个)。
五、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心理和生理学专家惊呼:传染疾病的时代已经过去,21世纪是精神与心理疾病来临的时代。 下面是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
1、我国人群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已达15%。
2、神经症、精神疾病和自杀在疾病总负担中占20%。
3、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和自杀的比例将增至25%。
4、此比例将高于一些常见的生理疾病,如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
5、目前,重症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在中国有5600万。
6、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受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000万。
7、受抑郁症困扰的人也有3000万,抑郁症的最大危害是自杀。
精神疾病与遗传和生理有很大关系,而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往往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有更大联系,重视心理卫生的维护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可以很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产生。
以上数据大大改变了以往我们认为“精神和心理疾病离我们很遥远”的观念,因此,对于每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一定的精神和心理卫生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附:各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最基本的单元和最重要的主力军,我校心理老师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各班主任能够经常与心理老师沟通,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刘老师,很乐意为您提供班会课的相关资料以及心理辅导资料,共同面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或是以其他形式为您的班级进行心理辅导,谢谢各位!